佛教名山梵净山,靠绝美的自然环境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时间:2022-09-06 18:25:43 | 浏览:3563

丨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贵州梵净山丨▲ 梵净山红云金顶。- 风物君语 -就在今天(7月2日)下午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铜仁梵净山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和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这里不仅风光秀美,物种繁多更是一座佛教名

丨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贵州梵净山丨

▲ 梵净山红云金顶。

- 风物君语 -

就在今天(7月2日)下午

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贵州铜仁梵净山

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

这里不仅风光秀美,物种繁多

更是一座佛教名山

今天风物君就带大家领略一下

梵净山的独特魅力

贵州省东部的梵净山,风光秀美,生物繁茂,刚刚在今天正式入选世界自然遗产。但它有一个更为著名的身份——梵天净土,因其自古以来就是佛教圣地。梵净山处在一个族群复杂、民间信仰丰富杂糅的地区,却以“佛教名山”、“弥勒道场”的称号驰名中外。汉传佛教何以传入这崇山峻岭中的“蛮夷腹地”?梵净山又是如何成为与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齐名的第五大佛教名山的?

▲ 梵净山。摄影/朱永忠

单以梵净山峰峦巍峨、云谲波诡的奇异风光解释,怕是不够充分的。梵净山成为“武陵蛮夷”聚居区的佛教圣地,与其身处西南咽喉的地理位置、彼时中央王朝的政治方略及边疆政策等因素息息相关。

梵净山位于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处,《汉书·地理志》称其为“三山谷”。梵净山山体庞大,方圆可达六七百里,是横亘在湖南、贵州、湖北、重庆四省市的武陵山脉的最高峰,自古便处在“武陵五溪”腹地。

▲ 梵净山全景。

武陵山脉中的“五溪”,指今日沅水上游的酉水、辰水、溆水、㵲水和渠水五大支流,主要流经湖南、贵州、湖北、重庆四省市交界处,历史上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1

通往西南的咽喉

梵净山所在的今贵州地区,居于通往西南边陲的交通枢纽位置,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得到重视:《史记》记载,战国时楚与秦争夺西南霸权,就曾经由贵州入云南;汉武帝时还曾派人开通从巴蜀经贵州到岭南的“古夜郎道”。此后历朝历代也始终未放弃将贵州地区打通为重要通道的尝试。然而,战略地位如此重要的贵州,直至明朝永乐年间才正式建省。

▲ 老金顶燃灯殿。

贵州至明代才成为省级行政单位被纳入中央管理,其原因纷繁复杂。自古以来,贵州便是族群林立、权力纷争之地,加之其位于云贵高原向东南丘陵的过渡地带,交通阻隔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区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核心地带的交流。因而自汉以来,中央王朝对此区域多采用羁縻政策,保证名义上的统治却始终未强势进入,其政权实际由当地土司掌控。

及至元代,中央政权统治区域空前扩大,西南地区被纳入中央版图。而此时,贵州所在地作为进入西南地区的咽喉,战略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实际上,在历代对贵州通道逐步开发的基础上,元代时已建立了由云南经贵州至湖广的“通道”。

由于途经以贵州为中心的苗疆地区,这条通道被贵州大学杨志强教授及其团队命名为“古苗疆走廊”。历史上,武陵蛮、苗族、瑶族、侗族等都曾通过此走廊进入贵州及西南山地。从地形上说,苗疆走廊处在从两湖地区的洞庭湖平原向云贵高原地形过渡的地带,长期以来湘西及贵州山地族群依此走廊进入平原地区以维持生计。可以说,苗疆走廊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迁徙和交流的重要通道。

2

诞生于冲突中的佛门净土

明代延续了元代对西南地区的统治策略,对苗疆走廊的维护与开发也通过建立卫所、封授土司等政策持续进行。但如元代借道苗疆走廊遭到贵州土司反抗的状况,及至后来明代建省进行统治都始终存在。

▲ 梵净山寨沙侗寨。

真正使中央政权决定在贵州建省,是永乐十一年(1413年)发生的土司暴乱事件。当时,思南、思州土司因争夺矿场相互仇杀,引起战乱。明派兵平定战乱后,将其地分为八府四州,并设贵州布政使司,由此贵州作为省一级行政单位被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统一管理中。

▲ 冬季梵净山。

但国家力量的控制基本局限在苗疆走廊及其沿线地区,来自“苗蛮”的不稳定因素依旧存在。中央王朝一方面强化对贵州苗疆的军事统治;另一方面在梵净山以东的“生苗”地区修建起“南方长城”。除此之外,中央王朝的另一大举措是加强对苗疆地区的佛教传播。

3

苗疆走廊上的皇家寺院

▲ 梵净山金顶。摄影/吴东俊

佛教在梵净山地区的流传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位于梵净山西麓思邛县境内的西岩寺,据《清一统志》载:“在城西五里甲山寨下,宋时古刹。”说明梵净山佛教至少在宋朝时已经正式传入并兴起。但梵净山真正开始大规模的佛教寺庙建设则在贵州建省之后,具体来说为万历初年。

据梵净山金顶《院道》摩岩(即刻石)、《剪刀峡》摩岩等记载,万历元年(1573年)至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贵州的各任地方官,主持修复了从山麓直达金顶的寺庙和道路,如天马寺、金顶古茶殿、释迦殿、弥勒殿等,也吸引了大批僧众朝拜隐居。贵州巡抚郭之章在其《黔记》(1608年)中写道,“贵州山以梵净山为第一,可比天台”,足见当时梵净山的地位。

▲ 冬季梵净山。

但中央政权在贵州的统治并没有就此安定下来。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播州(今遵义一带)宣慰使杨应龙举兵反抗,发动了明代最大规模的土司叛乱。明王朝派八路大军征讨进剿,杨应龙残余部队退守梵净山,其间寺庙遭到大肆破坏。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明王朝在梵净山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重建活动,并命北京户部郎中李芝彦撰《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序中称梵净山为“古佛道场”,誉之为“天下众名岳之宗”。同时,明神宗降旨重建梵净山金顶,命妙玄为钦命僧,各级官员亲自前往督查,重建五寺、一洞、六殿。

▲ 梵净山景区大门。

其中,老金顶古茶殿被敕封为“敕赐圣旨承恩寺”,又称“金顶正殿”,寺内供奉皇帝牌位;释迦殿、九皇殿等分布于正殿左右,世称“脚庵”;扼四方朝山主路的天庆寺、朝天寺、天林寺、天池寺被称为“四大丛林”。此次敕建,奠定了梵净山与其他四大佛教名山齐名的地位。

▲ 摄影/朱永忠

佛教的兴盛,吸引了不少文人逸士以游梵净山为雅,相继登临赋诗,刻石颂功,他们与慕名前来朝拜的香客一起,使得梵净山佛教道场盛极一时。

在明清之后的几百年岁月里,梵净山作为弥勒道场,几经尊崇,也遭遇被毁的数次劫难。几百年间,随着皇庵的香火鼎盛,周边又建起大大小小的寺院佛堂,善男信女往来不息,山间宛若城市。然而,无论弥勒道场如何沉浮,梵净山的天然“净土”一直保持下来。

▲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是全世界唯一的黔金丝猴产地,如今,黔金丝猴仅存800余只。摄影/雷孝平

文丨覃妮娜、加贝

编辑丨伊森

本文取自《地道风物·黔东南》原文有增减、修改

未标注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相关资讯

平行世界(30)

没等赵子龙回应,长孙慕容拿出自己的手机,碰了一下赵子龙的手机,完成添加。“要不要去图书馆看看?”两个人说说笑笑很快来到图书馆,可很不凑巧的是,今天图书馆

平行世界(6)

事实上,赵子龙的想法是正确的,一路上遇见了几个落单的云豹,可以说的上是不堪一击,云豹王一爪子就可以干掉,速度太快赵子龙自己都插不上手。等赵子龙控制了一个云豹的尸体看了看属性,才知道云豹王是多么的厉害。

平行世界(21)

”说着赵子龙捧起茶杯喝了起来,。“老牛这茶壶里面可是有宝贝的,平常他都不让人碰,也只有我来的时候才能和他抢着喝两口。“不好意思,我到是把这件事给忘了,真是不礼貌了,我再去给你泡点。”朱伟又悄悄的在赵子龙耳边嘀咕了几句。

看见更大的世界

2021随着新冠疫情爆发,据预言,还有超级地震,陨石坠落撞击地球,未知的灾难同时降落人类社会,人类文明已经高度发达,那么目前我们人类文明处于什么样一个发展阶段呢?目前为止,人类文明接近一级宇宙文明,即行星文明,随着地球资源日趋枯竭,人类文

新能源造富能力惊人!比亚迪首进世界500强,特斯拉排名飙升1

数据显示,今年上榜公司的总营业收入达到37.8万亿美元,净利润总和达3.1万亿美元,均创下该榜单有史以来的新高。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林前 刘子琪 8月3日,《财富》杂志在其官网全球同步发布2022年世界500强排行榜。

夜读|中国球迷是世界上最可爱的球迷

再过不多久,中国足球又将再一次踏上冲击世界杯的征程。尽管对手只是世界排名第152位的马尔代夫队,尽管我们有了归化球员艾克森的倾力加盟,但还是没有一位中国球迷敢说一句“稳了”。中国足球,就是这么让人牵挂。前些天,中国男篮铩羽而归,引来一片吐槽

志在万里 蓬勃兴盛——天津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

繁忙的天津港。 记者 吴迪 摄海门回望千峰涌,港口雄开万里流。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海,波光粼粼中,天津港再次开启了吞吐万汇、奔流不息的一天。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

投资近2亿元!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自贡灯会,一晚上逛到腿废

那个夜晚,我站在那,看着天空中的无人机拼出一句“自贡欢迎你”。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四川自贡,这个以彩灯、恐龙、盐业而盛名的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像是永远在过年。天空中的无人机变幻着造型,一会儿出现一个灯笼,一会儿出现一只可爱的恐龙,然后是“我爱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王祖蓝影迷网oppo手机评测网巴哥犬资讯网飞鹤奶粉评测网书法艺术官网老凤祥黄金古井贡酒股票网芬迪奢侈品IDO钻戒马嘉祺歌迷网辽宁旅游网蓬莱八仙过海景区摩羯座星座屋李宁股票资讯网剧本杀剧本网
贵州旅游网是贵州专业综合性旅游门户、旅游最佳选择、贵州旅游咨询、黄果树瀑布、铜仁梵净山旅游、织金洞旅游门票、旅游服务、遵义会址、神奇镇远、石阡温泉、贵州旅游自由行攻略、贵州自驾游最佳路线图、贵州旅游十大景点排名旅行攻略资讯网。
贵州旅游网 77127.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