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03:34:19 | 浏览:88
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景区拍摄的佛光景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鹤摄)
新华社贵阳12月25日电(记者吴思、汪军)“这片原来都是荒坡,现在漫山遍野都是树。”程德林介绍起家门口的这片林子,高兴又自豪。
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缠溪镇周家坳村村民程德林,已经坚持植树造林40余年。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周家坳村古树成林,但耕地稀少。收成不好的年份,有些人家一年只能收两三百斤谷子。吃不饱饭,村民就伐木卖钱,再在裸露的土地上种点粮食作物,努力填饱肚子。
“林子被毁后,牛在山顶上打架,站在山下都看得清清楚楚。”程德林回忆。
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景区拍摄的美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鹤摄)
想改变现状的程德林站出来,号召村民一起种树,制止乱砍滥伐。1982年,他与缠溪及周边乡镇20余位村民成立了一支护林队,但大部分村民对程德林的封山育林“路子”嗤之以鼻,直到他做了一件“六亲不认”的事。
一天清晨,程德林的父亲进山砍树做菜园围栏,正好被程德林撞见。他不仅没有帮忙,还将父亲数落了一番,并代父亲请全村人吃饭赔罪。
“每家请来一个人,办了两桌,总共花了60多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程德林说,“尽管父亲当时生气不理解,但定了规矩,所有人都应该按规矩办事,家人也不例外。”
干练直爽的性格和雷厉风行的作风,让程德林逐渐赢得村民的认可。
在巡山护林中,磕碰、冲突难以避免。1987年,得知部分村民强行砍伐林木的消息后,程德林只身寻过去,结果双方起了冲突,他受了伤,“许多村民买糖果来家里看望我,总共有400多斤。”程德林说,正是村民的认可让他愈发有干劲。
护林成效明显,程德林获得了“全国新长征突击手”“贵州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景区拍摄的红云金顶日出景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鹤摄)
荒山绿了,如何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
程德林以护林队的名义,向银行申请贷款,并结合当地地形、气候等因素,引进五倍子、黄柏、杉树等经济效益好的树种十多个,并将培育出来的树苗免费送给村民。
为了提升种植水平,他前往湖南、重庆等地学习技术,也邀请贵州省和地方林业部门技术人员开办培训班,传授嫁接技术、林业知识。
播种造绿,程德林搬了6次家。哪里有荒山,他就把家安在哪里。昔日荒山成为绿树环绕的山林,程德林种树的多数区域已成为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一部分。
缠溪镇林业站数据显示,1980年,当地森林覆盖率仅占14%,现在已提高至73.6%,覆盖面积达14.5万亩,最粗的树直径有七八十厘米。
如今,乱砍滥伐已不复存在,年逾花甲的程德林将家安在山林间,发展养殖产业,一年有10万余元收入。与山林相伴一生的他,永远不会离开亲手植下的林子。
来源: 新华社
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景区拍摄的佛光景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鹤摄)新华社贵阳12月25日电(记者吴思、汪军)“这片原来都是荒坡,现在漫山遍野都是树。”程德林介绍起家门口的这片林子,高兴又自豪。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缠溪镇周家坳村
丨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贵州梵净山丨▲ 梵净山红云金顶。- 风物君语 -就在今天(7月2日)下午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铜仁梵净山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和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这里不仅风光秀美,物种繁多更是一座佛教名
人生总要去一次“梵天净土”吧!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梵净山亦是中国五大佛教圣地。自古以来,弥勒道场梵净山与文殊道场五台山、地藏王道场九华山、普贤道场峨眉山、观音道场普陀山齐名。是中国第13处世界自然
梵净山红云金顶,海拔2494米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坐高铁到铜仁南站,每天有固定的大巴到梵净山 ,票价35元1人,车程1小时左右,坐高铁到铜仁南站已经下午了建议到铜仁市区住一宿,第二天前往,驾车到从铜仁市区到梵净山全程约120.5公
中新网贵州铜仁5月31日电 题:探访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的“守护卫士”作者 寇中秋 朱子立 肖鑫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太平镇管理总站河口管理站,翻开林管员队长张树成的巡护记录本,里面记录着他和队友们每天进山巡护的详细信息,厚厚的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人机全景照片)。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是武陵山脉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如今,梵净山分布着以黔金丝猴、梵净山冷杉为代表的2760余种野生动物和4390余种植物,是中
来源:环球网-文旅频道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
当时,在波斯湾西岸巴林王国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很多人开始以为听错了。没错,就是贵州铜仁的梵净山最终获表决通过。这里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是贵州省继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
新华社贵阳7月7日电 题:云梯万步天路远——中国梵净山何以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新华社记者向定杰、汪军“我的家乡梵净山,红云金顶入云端;云梯万步天路远,风雨飘飘几千年。”一首广为流传的歌谣,唱出了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天生丽质。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境
来源:中国新闻网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 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 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 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 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 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 12月3日,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迎来2020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万宝岩、蘑菇石、红云金顶等
撰文 / 周江 (贵州师范大学)本文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世界旅游日9月27日是“世界旅游日(World Tourism Day)”。世界旅游日是由世界旅游组织确定的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节日。1970年9月27日,国际官方旅游联盟在墨西哥
来源:新华网这是4月20日拍摄的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人机全景照片)。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是武陵山脉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如今,梵净山分布着以黔金丝猴、梵净山冷杉为代表的2760余种野生动物和4390余
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12月3日,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迎来2020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万宝岩、蘑菇石、红云金顶等景点银装素裹,在云雾中若隐若
7月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外称,当地时间7月2日11时36分,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同意,中国贵州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至此,我
慢游梵净山梵净山(Mount Fanjing):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中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MAB)成员,同时也是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